为您提供:福建南平建瓯市玉山镇岭口村鲜花花圈订购
岭口村同城花圈店网站,网上订鲜花花圈、岭口村祭奠花篮哀思花圈,保证花材新鲜和鲜花质量,岭口村花圈配送。专业提供福建南平建瓯市玉山镇岭口村葬礼鲜花圈制作,岭口村白事鲜花制作,与葬礼花束配送,全部新鲜葬礼花圈当天制作,岭口村葬礼花圈,福建南平建瓯市玉山镇岭口村葬礼花篮当天送到,代写葬礼花圈悼词,代写葬礼鲜花挽联,按您的要求把福建南平建瓯市玉山镇岭口村葬礼花圈送到指定地址,也可以将岭口村葬礼花圈代送到殡仪馆!
岭口村鲜花花圈订购服务项目:提供网上订花送花、鲜花、蛋糕、花篮、花圈、果篮,公仔,巧克力,绿植,会议用花,展会用花,节日用花等订购,您只要通过网上下好订单,我们会安排岭口村附近连锁花店及时送出,并由总部提供售后服务。为保证客户的利益,所有的商品订购流程均在本网站统一完成,多谢!
配送范围:
订货流程:
浏览商品→点击购买→注册或直接购买→填写订单→选择支付方式--成功提交→配送店按您要求送货上门
注意事项:
1、岭口村市区可以做到最快3小时送货上门(郊区需另外加收运费),但请尽量提前24小时订货,以保证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安排送货。
2、正常配送时间为:8:30—21:00(乡镇晚上不配送),17:00以后订购的商品系统会转到第二天安排!
3、每张订单的确认、配送和收货人签收状况,送货人可在每个环节查询自己的订花状态。
4、岭口村市区免费送货上门,岭口村乡镇需加收路费(30-80元)部分乡镇及郊县仍无法送达,订购之前提跟客服联系
您现在的位置:
福建 >
南平 >
建瓯市 >
玉山镇 >
岭口村
配送范围:
热卖花圈

白事花篮

祭奠提篮

白事花束

岭口村
第一篇 村的概况
名称来历:宋嘉泰二年[1200]年壬戌由建安移居南才里梅岭坊,据说是明国初年依地形命名。从南才里到岭口,四面上坡,入村守口如瓶,顾此得名岭口。
地理位置:位于东经118°31′20″,北纬16°59′55″,地处玉山镇西南部,东与汲溪村.东山村相邻,南与付锡村接壤,西与小桥镇百丈村交界,北与迪口镇可建村.岩下村交界,分布于816县道沿线.距玉山集镇15公里,离市区65公里.村民委员会所在地驻岭口自然村.电话区号0599.邮政编码353132.
政区沿革:岭口始于宋嘉泰二年【1200年】1950年属建瓯县小桥区玉崙乡,1952年付锡乡【岭口付锡共乡】1956年崙上乡【岭口,汲溪共乡】1958属建瓯县玉山群英人民公社,岭口大队。1984年属建瓯县玉山乡【1990年设市,设玉山镇】岭口村委会。
政区划分:2012年末辖岭口,白石,上地,张坑,马腰,矮顶六个自然村,划分11个村民小组.
人口面积:2012年末辖区总人口2066人,其中男性1082人,占52.3% 女性984人,占47.7% .总人口中14岁以下327人,占15.8% 15---64岁1536人,占74.4%.65岁以上203人,占9.8%,辖区人口以汉族为主2064人,侗族2人,2012人口出生27人,出生率达13% ,死亡6人,死亡率3% .人口自然增长率10.16% 总面积36.14平方公里,林地面积53226亩,其中林业用地47633亩,森林覆盖率87.1% 耕地面积1823亩,其中水田面积1788亩.
第二篇 自然条件
地形地貌:境内大部分为山林地,地势略为东北低,西南高。地面高程在610米至860米之间,最高点为莲花林岗海拔1160米,最低点为马腰自然村海拔610米,张坑自然村海拔640米,上地自然村海拔750米,白石自然村海拔为794米,矮顶自然村海拔为830米,岭口村部所在地海拔为860米。
气候:属亚热带大陆性气候,其特点春暖夏热,秋凉冬冷,关照充足,有霜期较短,春夏季雨量集中,平均气温15℃年平均降水量为1750mm,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760小时。
水文:境内有一条小溪,有南而被流入深溪河.
木竹资源:境内有杉,松,阔资源,毛竹资源较丰富,面积达18632亩,年可采伐毛伐毛竹40万株,年产鲜笋可达1200吨.
自然灾害: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,旱涝,低温,霜冻等,每年最常见的灾害有山体滑坡,道路塌方,山洪暴发.
第三篇 经济概况
农业:耕地面积1823亩,人均0.88亩.以种水稻为主,部分经济作物:2012年经济总产值1493万元,人均纯收入6324元,其中农业值968万元,非农产值525万元.主要经济作物有甜柿80亩.年产为50吨,锥栗2000亩,年产为140吨.畜牧业以猪,牛,家禽为主,2012年末生猪饲养高达506头,年末存栏数318头,牛饲养量为60头,年末存栏数40头.家禽饲养量2389只,种猪养殖户2户,年可供猪苗500头.
工业:以个体加工毛竹为主,现有加工毛竹企业3家,主要产品有香芯,竹帘,竹胶板半成品,产品销往省内外.
商业:2012年末村内有个体零售网点19家,以销售糖,烟酒等杂货商品。
土特产品:农产品有甜柿,锥栗,杨梅。林产品有盛产鲜竹笋,白,烟笋干。
第四篇 社会发展
文化艺术:2012年末有村民文化活动中心1处,电视一台,各种书籍1200册,使各类文化娱乐爱好者越来越多。
教育:2012年末有小学教育1所,专任教师9人,在校学生83人,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%。
医疗卫生:2012年末村有卫生所1所,医务人员3人,2012年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3人,参保率达96.9%。
广播电视:2008年3月建成有线闭路电视入户率达100%。
社会保障:2012年末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24户,人数56人,月人均50元,农村五保户1户2人,月人均120元,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238人,参保率达60%。
第五篇 基础设施
交通设施:境内有816县道公路,村内公路硬化几率达100%,各自然村村村通简易公路。
饮用水:2012年末饮用自来水入户率达100%。
邮政通信:2012年末电信服务网点1个,移动电话网站2个,联通网站1个,固定电话用户200户,移动电话用户356户,村民使用手机1356部.
第六篇 名胜旅游
风土人情,传统习俗,婚丧喜庆,举办酒席,邀请亲朋好友,光临祝贺,祭祖扫墓,缅怀先人,每年春秋两祭,春为清明节,秋为中秋节,练氏子孙纪念开山祖先,祖兴公墓,属县级文物保护点.
每年年过初一,走亲访友,互相祝福,四面八方游客来自三龙寺祈福游玩,本寺院有狮子洞,龙头大王殿,千手观音殿,齐天大圣殿,大雄宝殿,演戏舞台,宿舍,厨房,大膳厅,往生堂,海会楼等,其建面积为2706平方米。每年逢农历正月初八,七月二十五,十一月十七,三乡五里都有善男信女前来祈福,诵经拜佛。特别是农历七月二十五,邀请文艺团演戏,人群拥挤,热闹非凡。
(本文地名介绍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)
